昆明市中医医院肺病脾胃病科
(2016年9月—2017年9月)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严重者可出现神昏、喘脱等危重证候。肺胀病名首见《灵枢•胀论篇》“肺胀者,虚满而喘咳”。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第五版《中医内科学》(上海科技出版社)
1)临床表现: 咳、痰、喘、满(胸满、腹满)、悸、肿为主要表现。
2)病势缠绵,渐进加重,日久可见面色晦暗,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甚或出现昏迷,喘脱等危重症候。
3)常发于咳嗽、哮病、喘病等慢性肺病之后,多于10-20年形成,发病年龄多为老年,中青年少见。
4)常因外感六淫、烦劳过度诱发。
5)体查:颈部青筋暴露、胸膺宽厚、膨膨胀满、右侧胁下或可扪及痞块、或腹部胀满、和 (或)双下肢浮肿。
2、西医诊断:COPD参照201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仪(《GOLD》2016),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参照第6版《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COPD诊断参照如下:
(1)症状
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伴获不伴有全身性症状: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
(2)体征
COPD早期体征不明显。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以下体征:
紫绀,球结膜水肿,颈静脉充盈或怒张。桶状胸,肺气肿征阳性,肝界下移,可见剑突下心尖搏动,出现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时P2>A2,三尖瓣区可闻收缩期杂音。右心功能不全时肝颈回流征阳性,出现腹水移动性浊音阳性。长期低氧病例可见杵状指/趾,高碳酸血症或右心衰竭病例可出现双下肢可凹性水肿。
(3)肺功能检查
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
(4)胸部X线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检查:发病早期胸片可无异常,以后出现肺纹理增多、紊乱、肺气肿、肺动脉高压等。
(5)血气分析检查
可据以诊断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失调、呼吸衰竭及其类型。
(6)其他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可增高。合并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可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加。
痰涂片及痰培养可帮助诊断细菌、真菌、病毒及其他非典型病原微生物感染;血液病原微生物核酸及抗体检查、血培养可有阳性发现;病原培养阳性行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合理选择抗感染药物。
COPD的诊断可根据吸烟等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等综合分析确定。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COPD诊断的必备条件。吸入支气管舒张药后FEV1/FVC<70%可确定为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少数患者并无咳嗽、咳痰、明显气促等症状,仅在肺功能检查时发现FEV1/FVC<70%,在除外其他疾病后,亦可诊断为COPD。
(二)病期诊断:
1、急性加重期:患者急性起病,或平素症状加重超出正常日间变异。正虚邪盛,以邪实为主。
2、过渡期:住院期间病势趋缓及部分刚出院的患者多属此期。邪气渐去而正气已伤,即正气不足而余邪未净的状态,易于出现“死灰复燃”。
3、缓解期:病情稳定,门诊随诊的患者多属此期。处于正气不足易于感邪的状态。
注:过渡期及缓解期二期往往为临床医生所忽视,但恰恰是最能体现中医特色与优势的时段。中医药的有效介入可使肺心病平稳过渡至缓解期,并使缓解期明显延长,减少急性发作加重的次数。
(三)证候诊断
表1 肺胀病三期分证简表
三期
|
分期
|
证型
|
主要证候要素
|
急性加
重期
|
寒饮伏肺
|
咳喘,痰稀泡沫量多,胸满闷,唇舌发青,舌淡暗夹青,苔白滑,脉浮紧。
|
|
痰热壅肺
|
咳喘烦躁,气急胀满,痰黄粘稠,不易咯出,或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浮数或滑数。
|
||
痰浊阻肺
|
喘息咳嗽,痰白,量多,胸中满闷,呕恶纳呆,乏力,困倦,舌淡胖(或齿痕)苔白腻,脉滑。
|
||
阳虚水泛,水瘀五结
|
胸满气憋,动则喘息,甚或不能平卧,咳痰清稀如沫量多,形寒肢冷,下肢肿,甚或腰骶部肿,腹胀,纳差,心悸,唇甲青紫,舌淡暗体胖,舌下瘀点瘀络,苔水滑,脉沉细或结代。
|
||
痰蒙神窍
|
咳逆喘息,目如脱状,神志恍惚,表情淡漠,嗜睡,或烦躁,或昏迷,痰多粘稠,喉中痰鸣,唇甲青紫,舌暗红或淡紫,苔白或黄腻,脉细滑数。
|
||
喘脱危证
|
喘息鼻煽,张口抬肩,气短息促,烦躁,昏蒙,面青,四肢厥冷,汗出如油,舌暗青,苔腻或滑,脉细数不清,或浮大无根。
|
||
过渡期
|
气阴两伤,痰热未净
|
咳喘渐平、痰少难咯,咽干口燥,乏力,恶热,小便短赤,舌红,少苔(或花剥)乏津,脉细数。
|
|
气阳两亏,寒饮未化
|
咳喘渐平,咯痰清稀,乏力,畏寒,四末欠温,口干不欲饮,唇舌发青,舌淡暗或胖有齿痕,苔白腻或水滑,脉濡或细滑。
|
||
缓解期
|
气虚为主
|
平素气短,畏风、乏力、倦怠,自汗,舌淡或暗紫,苔白润,脉沉细虚数无力。
|
|
阴虚为主
|
平素口干咽燥,失眠,五心烦热, 乏力,恶热,小便短赤,便干,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
|
||
阳虚为主
|
平素畏寒、四末欠温,口干不欲饮或喜热饮,便溏,舌淡暗或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
|
二、中医治疗方案:
(一)辨证论治:据临证三期论治,分清标本虚实缓急,以脏腑辨证为主,其他辨证方法可灵活、客观加以补充(表1)。
表1 肺胀病三期论治简表
三期论治
|
特点
|
分期
|
状态
|
证型
|
治则、治法
|
方药
|
||
总属本虚标实
,
正气亏虚
、
痰瘀胶结贯穿始终
|
急性加 重期
|
正虚邪盛,以邪实为主。
|
寒饮伏肺
|
袪邪为主
,
兼以扶正
|
固扶正气
、
化痰平喘
、
活血通脉
贯穿始终
|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
小青龙汤加减
|
|
痰热壅肺
|
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
清金化痰汤加减
|
||||||
痰浊阻肺
|
培土生金,化痰平喘
|
二陈汤加减
|
||||||
阳虚水泛,水瘀五结
|
温阳化气,活血利水
|
真武汤加减
|
||||||
痰蒙神窍
|
涤痰、开窍、熄风
|
涤痰汤加减
|
||||||
喘脱危证
|
补肺纳肾,扶正固脱
|
回阳救急汤加减
|
||||||
过渡期
|
邪气渐去,余邪未尽、正虚而邪恋
|
气阴两伤,痰热未净
|
扶正袪邪并重
|
益气养阴,清化痰热
|
生脉饮苇茎二陈汤加减
|
|||
气阳两亏,寒饮未化
|
益气温阳,散寒化饮
|
麻辛附二陈汤加减
|
||||||
缓解期
|
处于正气不足,易于感邪的状态,治以扶正防邪。
|
门诊多见,此处略。
|
气阳两亏,寒饮未化证:该证型是肺胀病诊治过程中过渡期的一个重要证型,过渡期在肺胀病的整个治疗全过程中处于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之间,正因为过渡期所处的位置极为特殊,是衔接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的关键时期,故具有枢纽作用。若过渡期能得到妥善合理的治疗,则肺胀患者可以顺利进入肺胀病的缓解期,并在缓解期得到长期稳定的缓解状态。基于此期的特殊性,吴荣祖教授认为,肺胀病在急性加重期往往病情较重,危及生命,故在该期治疗过程中,西医治疗是作为绝对的主体存在,而治疗方式是以多种抗生素联合运用为治疗主线。即使在此期进行中医干预治疗,临床上也多是以清热、解毒、化痰、平喘,甚至凉血、醒神、开窍为主要中医思维进行辅助治疗。故经过此阶段的治疗,肺胀病由急性加重期来到缓解期往往在病邪得到驱除的同时,人体阳气明显受损,正气虚弱。鉴于此,过渡期肺胀病患者多呈现气阳两亏、寒饮未化的证型格局。针对此证型,工作室提出,以吴荣祖名老中医扶阳学术思想为指导,以《伤寒》经方为具体运用方剂,采取麻辛附二陈汤为主方进行随证加减,对临床肺胀病过渡期占有绝大部分比例的气阳两虚、寒饮未化证型进行治疗,经过2年的临床治疗运用,疗效显著。2016至2017年度继续纳入本科室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注:以上为肺胀病常见证候,尚不能完全覆盖,痰瘀胶结贯穿始终;燥邪伤肺仅出现10例,且近2年统计例数均不多,删繁就简,故删除此证型,温燥之邪入里化热、痰热犯肺,常伴有气阴亏耗,故可归于气阴两伤,痰热未净。临床实际较为复杂,系动态衍变过程,常互为重叠、兼杂,难以一证廓清,临证当以此为基础参详,灵活变通处之。气阴两伤,痰热未净运用学科带头人陆家龙老先生的经验方生脉饮苇茎二陈汤(太子参15g、麦冬12g、陈皮6g、半夏10g、茯苓20g、芦根15g、苡仁20g、冬瓜仁15g、竹茹6g、炒谷麦芽各15g、炙甘草5g)。抓住痰、热、瘀、虚四个关键环节。标本兼顾,祛邪与扶正并举。
辨证运用中药制剂:温阳平喘胶囊、附杞固本膏、姚氏镇咳神、清炎合剂、臭灵丹合剂、芪黄益肺合剂等。
(二)其他调治方法
1、穴位贴敷:应用我科特有的“金水扶贴膏”,按我科《穴位贴敷》操作规范选择适应征,一般取肺俞、心俞、膈俞、肾俞、脾俞等。
2、火罐疗法:运用我科特有的“金钱豹”疗法,选择背部太阳经及肺经,辩证取穴,运用闪罐、着罐手法进行治疗,每周二次。
3、穴位埋线:“理脉固金” 穴位埋线治疗,取穴:肺俞、心俞、膈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
4、激光穴位照射疗法:取穴:天突、定喘、肺俞等,每次照射10-15分钟,每天1-2次,10天为一疗程。
5、中药滴鼻疗法:吸氧患者予院内制剂薄荷油滴鼻液滴鼻,清热润燥,防治鼻腔干燥出血。
6、冬令膏方:辨证选用不同的补益方药。
7、肺康复训练:采用肺康复训练技术,如呼吸操、缩唇呼吸、肢体锻炼等,或选用传统太极拳、八段锦等方法进行训练。
7、戒烟:应切实做好禁烟和戒烟工作,反复宣传烟草的危害性,劝导吸烟者戒烟,同时限制公共场所吸烟,保证不吸烟者免受被动吸烟之苦
三、西医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酌情选用抗生素、抗炎剂、支气管舒张剂、化痰药、血管活性药、强心剂、利尿剂等及适合的治疗方法。
四、护理:
1、呼吸道护理:合理氧疗,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10-15h/d;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咳嗽,咳时取坐位,以利咳痰,慎用止咳药;经常变换体位,并予自外向内,自下向上地叩背,以助痰液引流;对痰粘不易咯出者,行雾化吸入;对痰多、喘息甚者给予祛痰和支气管解痉剂;鼓励患者多做缩唇式呼吸训练。
2、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清醒合作者,指导患者于餐前餐后用温水或淡盐水漱口;卧床病人、口气秽臭者,及急性加重期应用抗生素患者,予我院院内制剂冰茶灵(真菌Ⅰ号)擦洗口腔,每天两次。
3、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可口、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辛辣、煎炸或过甜、过咸之品。饮食有节,戒烟酒。
4、起居护理:加强锻炼,劳逸适度;慎风寒,防感冒。
5、情志护理:本病缠绵难愈,患者精神负担较重,指导患者自我排解方法,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五、疗效评估:
(一)评价方法:选择GOLD(2011)推荐的COPD评估测(CAT,表2),CAT 包括8个常见临床问题,以评估 COPD 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评分范围0~40分,CAT总分≥10表明症状较重。
表2 CAT评估测试问卷
最低得分情况
|
评分
|
最高得分状况
|
1 我从不咳嗽
|
0 1 2 3 4 5
|
我总是咳嗽
|
2 我肺里一点痰也没有
|
0 1 2 3 4 5
|
我肺里有很多痰
|
3 我一点没有胸闷的感觉
|
0 1 2 3 4 5
|
我有很重的胸闷的感觉
|
4 当我爬坡或爬一层楼时并不感觉喘不过气来 |
0 1 2 3 4 5 |
当我爬坡或爬一层楼时感觉非常喘不过气来
|
5 我在家里的任何活动都不受COPD的影响 |
0 1 2 3 4 5 |
我在家里的任何活动都受COPD的影响
|
6 尽管我有肺病但我还是有信心外出 |
0 1 2 3 4 5 |
因为我有肺病我对外出完全没有信心
|
7 我睡的好
|
0 1 2 3 4 5
|
因为我有肺病我睡不好
|
8 我精力旺盛
|
0 1 2 3 4 5
|
我一点精力都没有
|
(二)评价标准:采用尼莫地平法进行评价:[(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100%。
临床控制: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临床症状积分改善≥70%。
显效: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临床症状积分改善50%≤X<70。
有效: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临床症状积分改善30%≤X<50
无效: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临床症状积分改善<30。
六、中医治疗难点分析
(一)肺胀出现神昏、喘脱危证的处理:
难点分析:肺胀病终末阶段,可出现痰蒙神窍之神昏、阴竭阳脱之喘脱,随时可危及生命,此时,使用常规口服给药方法,难以救急,并会错失良机。
解决方法:以救急救人为第一要务,切不可拘泥于中西医手段:①选择中药针剂迅速给药,如参附、生脉注射液;②据病情客观选用西药抗炎、解痉平喘、呼吸兴奋剂、血管活性药、机械通气等方法;③痰涎壅盛明显者,可配合电子支气管镜吸痰;④中药口服涤痰、开窍,纳气平喘、回阳固脱之法可做为善后固本之法。
(二)肺胀反复发作,渐进加重的处理:
难点分析:外邪侵袭是引起肺胀反复发作、加重的主要因素,而久病肺虚,是复感于邪的内在关键。研究显示:肺胀患者无论在急性加重期,还是缓解期,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方面均有免疫功能紊乱、低下。肺胀患者由于病程长,缺氧和高碳酸血症,急性期并发感染及大量抗生素的应用,均使免疫功能低下,而免疫功能低下使下呼吸道感染率增加,并使感染更难以控制,反复感染又使免疫功能进一步降低,形成恶性循环。
解决方法:
1、要解决肺胀病反复发作,渐进加重的难题,必须要把中医固护正气的特色思维贯穿于肺胀病治疗始终,其中又以对肺胀病过渡期的扶正固本治疗尤为重要。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体的正气来源于先天命门真火。命门真火秘藏于肾水之中,蒸腾化气,所化之气即为人体阳气之根,此元阳运行至人体何部,就为该部之阳气,运行至肌表,就为人身之卫气。故要使人体正气存内,就必须保证先天命门真火的充足及其秘藏状态。鉴于此,吴荣祖教授在临床治疗肺胀病过渡期患者时,特别重视气阳两亏、寒饮未化证型,设立麻辛附二陈汤合封髓汤以温固少阴命门真火,散太阳藩篱之寒气,化手足太阴饮邪之留恋,并辅以引火归元秘阳以保坎中气化之状态,对肺胀病过渡期气阳两亏、寒饮未化证疗效显著。经过2年的临床运用观察,临床疗效显著,证实该方案为解决肺胀病过渡期气阳两亏、寒饮未化证的有效诊疗方案。故2016年至2017年度继续把该诊疗方案以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形式于我科临床中实施。
2、应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非特异性免疫调节方面优势明显,许多中药具有促进、提高甚至是双相调节免疫力的作用。① “治未病”之“瘥后防复”,运用“金水扶正”帖膏及“理脉固金” 穴位埋线治疗干预缓解期肺胀患者,调节免疫功能,减少发作和住院次数。②加用具有云南民族特色药物“七龙天”以益气通脉,活血化瘀。
(三)肺胀出现痰浊壅盛的处理:
难点分析:肺胀病患者痰浊的产生多因于肺脾肾各脏气化功能失常所致。痰为病理产物,痰浊壅盛,可致痰阻气道,患者咳喘难愈,甚或可出现痰蒙神窍之神昏而危及生命。
解决方法:充分发挥中医辩证治疗优势,结合现代西医手段:①据患者临床表现,分清寒热虚实、标本缓急,急则先治其痰,以化痰、祛痰为主,缓则求其本,治在肺、脾、肾;②手法排痰、机械辅助排痰促进痰液排除。③对于无力咯痰及痰阻气道危及生命者,采用现代医学手段,电子支气管镜吸痰及肺泡灌洗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挽救生命。